在 LinkedIn 經營公司專頁,你是否也曾想過:「我這篇貼文的表現,算好嗎?」無論是品牌曝光、潛在人才觸及,還是建立專業聲量,LinkedIn 公司貼文的互動率與觸及率數據,都是行銷人與內容經營者不可忽略的參考指標。根據 Socialinsider 最新釋出的《2025 LinkedIn Benchmarks》報告,從多個角度整理了 LinkedIn 公司頁貼文的平均數據,幫助解答以下問題:

  • 哪一種貼文互動最佳,未來經營上該以哪種貼文為產製方向:不同貼文格式(投票、影片、原生文件、單圖等)的互動與觸及差異

  • 我的公司專頁表現健康嗎?:不同追蹤者規模對應的互動指標與粉絲成長數等表現平均值

  • 2025年的 LinkedIn 公司專頁內容經營上的建議有哪些。

帶你一次掌握 LinkedIn 2025 年最實用的公司專頁數據平均表現,幫助你優化內容策略,打造真正有績效的職場社群經營。

一、LinkedIn 公司各類貼文表現總覽(2025 最新)

以下是 LinkedIn 公司專頁在 2024 年不同貼文格式的平均表現數據,平均互動率約為 5%,多圖貼文與原生文件明顯領先。

格式

互動率

曝光次數(平均)

多圖貼文

6.60%

6,500

原生文件

6.10%

5,300

影片

5.60%

5,700

單圖貼文

4.85%

4,900

投票

4.40%

8,100

純文字貼文

4.00%

4,100

二、粉絲數與貼文格式關聯:成長動能大不同

研究也發現,LinkedIn 公司專頁的貼文表現,與追蹤者(粉絲)規模呈現明顯的正相關。不只影片貼文,所有貼文格式的平均曝光數都會隨粉絲數上升而放大,但不同貼文類型在按讚數的成長幅度差異極大。

粉絲數

多圖貼文

平均曝光數

原生文件

平均曝光數

影片

平均曝光數

單圖貼文

平均曝光數

投票

平均曝光數

純文字貼文

平均曝光數

1-5K

650

820

450

350

508

300

5-10K

1,500

1,000

890

635

1,700

200

10-50K

3,600

2,000

1,850

1,750

2,645

1,400

50-100K

7,000

4,200

3,400

2,875

8,630

2,670

100K-1M

10,000

3,800

4,550

2,260

28,700

4,460

粉絲數

多圖貼文

平均按讚數

原生文件

平均按讚數

影片

平均按讚數

單圖貼文

平均按讚數

投票

平均按讚數

純文字貼文

平均按讚數

1-5K

27

22

20

20

2

10

5-10K

51

28

33

33

4

8

10-50K

105

35

60

60

6

17

50-100K

155

60

85

100

10

33

100K-1M

285

80

125

200

27

50

📊 整體趨勢觀察

  1. 粉絲數越高,所有格式的平均曝光與按讚數皆明顯提升
    → 貼文表現與粉絲數規模高度正相關,但不同格式的「成長幅度」差異極大。
  2. 投票貼文是曝光冠軍,但互動深度有限
    • 在粉絲 100K–1M 區間,平均曝光高達 28,700(是其他格式的 3–6 倍),擴散能力極強。
    • 但按讚數僅為 27,與多圖貼文(285)和影片(200)相比顯著偏低。
      ✅內容策略:快速測溫、提升觸及、測試議題討論度,不適合用於建立情感連結或品牌深度。
  3. 多圖貼文是互動效率最高的格式
    • 隨粉絲數提升,按讚數從 27 ➝ 285,增幅超過 10 倍。
    • 同時曝光數也穩定成長,從 650 ➝ 10,000。
      ✅內容策略:視覺呈現重點、品牌活動回顧、產品圖解
  4. 原生文件雖然曝光平穩,互動成長較緩
    • 在大型帳號中平均曝光反而下滑(50–100K 的 4,200 ➝ 100K–1M 的 3,800)。
    • 按讚數雖從 22 ➝ 80,但成長幅度不如其他格式。
      ✅內容策略:教學懶人包、產業知識整合、可儲存型內容,適合搭配其他格式共同使用。
  5. 影片貼文在高粉絲帳號中互動表現均衡
    • 按讚數從 20 ➝ 200,曝光也從 450 ➝ 4,550。
      ✅內容策略:品牌故事、人物訪談、理念傳遞,適合打造信任感與人設。
  6. 純文字與單圖貼文表現穩定但較保守
    • 純文字貼文在大型帳號中仍有 4,460 次曝光與 50 個讚,但成長幅度有限。
      ✅內容策略:品牌觀點分享、語調延伸、日常補充貼文,但不建議作為主要策略依賴。

三、公司專頁粉絲成長率標準&內容策略建議

根據不同規模的粉絲數,公司專頁的成長潛力和內容策略也有所不同。以下是依粉絲規模分類的年成長率平均值:

粉絲數

年成長率

1-5K

40.75%

5-10K

35.20%

10-50K

22.80%

50-100K

27.60%

100K-1M

21.60%

🔍 不同粉絲數區間建議貼文策略:

🔹 1–10K|初期經營階段

  • 優先格式:多圖輪播、原生文件、影片
  • 建議策略
    • 建立品牌專業形象與內容信任感
    • 發布可儲存型內容(如教學、懶人包)吸引用戶停留與收藏
    • 透過影片強化「人味」與真誠溝通

🔹 10–50K|互動養成階段

  • 優先格式:多圖輪播、影片、投票貼文
  • 建議策略
    • 強化互動頻率,提高按讚與留言行為
    • 開始測試社群議題熱度與參與度(透過投票)
    • 搭配視覺內容建立品牌識別與關聯性

🔹 50–100K|內容擴散強化階段

  • 優先格式:多圖輪播、投票貼文、影片
  • 建議策略
    • 定期操作擴散型內容(例如每月一次議題型投票)
    • 穩定經營原生內容搭配視覺延伸,維持專業聲量
    • 投影片式輪播與影片交錯使用,豐富內容節奏與互動形式

🔹 100K–1M|高觸及爆發階段

  • 優先格式:投票貼文、影片、多圖輪播
  • 建議策略
    • 善用投票擴大曝光(例:熱門議題民調、趨勢預測)
    • 影片搭配故事敘事,加強品牌與受眾的情感連結
    • 多圖貼文作為互動穩定器,強化品牌記憶與視覺辨識

四、結語

無論你是剛起步的新創,還是經營已久的大型企業。這份數據報告提供了清晰的貼文表現指標與內容選擇邏輯,幫助你依據粉絲規模與互動趨勢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。如果你想用內容提升品牌聲量與職場影響力,現在就是起點。

📩 歡迎與我們聯繫,我們懂策略,也懂內容,讓 LinkedIn 成為你下個成功案例的舞台。

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socialinsider.io/social-media-benchmarks/linkedin

    姓名 Name* 聯繫電話 Phone Number* 方便通話的時間段 Available time for call* 電子郵件 Email* 公司名稱 Company Name 公司電話 Company Telephone 網站網址 Website URL* 希望諮詢的服務 Which service would you like to consult?* 其他 Other 預算/月 Budget per month

    延伸閱讀

    Back to top